找到相关内容846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基督教的静观与佛教的禅定

    ,现在顿觉本来无一,就剩下一片虚空。(4)非想非非想处定,是在超普通感觉和知觉的境界中,得到宁静。所谓非想,就是说不是意识、思想的情况;非非想,是说并非绝对没有灵感和知觉;于是,非想非非想的意思,...历程,是始于光明甜蜜的经验而渐次进入黑暗灵枯的状况。   另一个形容祷告经验的对比的是"肯定之路"与"否定之路"(via positiva和via negativa)。"肯定之路"是藉所造之来参透上...

    谭沛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2651043.html
  • 论心性

    。”后来,目不识丁的慧能知道了五祖要找接班人的事,便要人在神秀禅师偈语旁写下了自己的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”的偈颂。然而,就是这寥寥数语,...  庄子坚持“形莫若就,心莫若和”[8]的处世原则,强调天下之常然、万民之常性,主张心斋和坐忘。   所谓“常然”,就是万物的本来状态。庄子说:&...

    恒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0651266.html
  • 中国历史上的宗教(2)

    ”即是成佛。第二,主张顿悟,反对渐修。北宗神秀主渐修,有偈云:“身是菩提树,心是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有尘埃。”惠能作偈云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。”一旦觉悟即可成佛,甚至...华严五祖宗密说:“孔、老、释迦皆是至圣,随时应,设教殊途。内外相资,共利群庶。”(《原人论》)柳宗元认为“浮图往往与《易》、《论语》合,不与孔子异道”。李翱作《复性书》,发挥褝宗去情复性说,成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3051697.html
  • 《俗语佛源》选摘㈢

    上座神秀之偈未见性便在廊下复 一偈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,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!”又如·明徐渭《戏不往》诗:“五岳高头谁我,肉身菩萨未身轻。”后民间亦称大善人为,肉身菩萨。此外,高僧圆寂...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。”也泛指所有众生。如许地山《愿》中:“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,能普荫世间诸有情;愿你为如意净明珠,能普照一切世间诸有情。”(文贤)  【有缘】指事互相作用、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751786.html
  • 《俗语佛源》选摘(八)

    宜其善翻案。”什么是禅宗的“翻案”呢?元·方回《名僧诗话》序解释说:“北宗以树以镜譬心,而曰:时时勤拂拭,不使惹尘埃。南宗谓:本来无一,自不惹尘埃。高矣!后之善为诗者,皆祖此意,谓之翻案法。”禅宗...烦恼的根本。明·徐渭《翠乡梦》第一出:“当时西天那摩登伽女是个有神通的娼妇,用一个淫咒,把阿难菩萨霎时间摄去,几乎儿坏了他的戒体。”即用此典故。也省为“摩登”。如元·伊世珍《琅环记》卷上:“天女本来净,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951791.html
  • 漫谈佛教植物

    非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?”五祖便交衣钵传他。后入韶州(今广东韶关市)曹溪山宝林寺任主持,开创禅学南宗,倡顿悟法,弟子日众,形成禅宗的正系,被奉为禅宗六祖。该寺也成为禅宗的著名祖庭。...莲花,佛经记载,古时共有七种(2种荷花,5种睡莲),有“七宝莲花”之谓。莲,花叶俱美,在炎热多雨的印度各地生长茂盛,成为古印度人的自然崇拜。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,依据印度当时的文化习俗,很自然地把莲花放...

    柳已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3851830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心性论述评

    ldquo;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!”然而,就是这寥寥数语,竟然造就了一代宗师,深为后人所称道。   那么,慧能悟的什么呢?   用他自己的话说,就是:&...因为“用自真如性,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,不取不舍,即是见性成佛道”[35]。所以,慧能以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”[36]自述境界...

    恒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151853.html
  • 把握佛法的基本内涵——佛法六要点

    不一亦不异,不来亦不去”,正是真如本性的特点。也正如六祖在《坛经》里讲:本来无一。《金刚经》上讲:“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”,“无我见、无人见、无众生见,无寿者见”。无四相和无四见正是...如来,就是自性,也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,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?空无一,无牵无挂,灵明致远,境界没有到,他不希求;境界到来时,他不起分别妄想;境界过去了,他不留恋。即张开眼见的第一念是真心,第二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251854.html
  • 慧明禅师甘露(2)

    著有;而生其心,亦不落无,方是金刚本旨。所以六祖闻此二句,立时悟道,然则六祖何以一闻便悟?当知六祖乃肉身菩萨,早已见性。何以故?试看六祖偈语:‘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。’五祖...何火中生莲义?火喻烦恼,莲喻菩提;烦恼是苦,菩提是乐。学佛人要苦昔得乐,须于烦恼火宅之中,生出红莲,方为究竟。何以故?火有毁灭之威,不实之,一经其焰,莫不随之而化;亦有锻炼之功,坚真之质,受其镕冶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952005.html
  • 大相国寺法语(1)

    相,有时候示现庄严女人相,以种种权巧方便而引度有情,乃菩萨悲心之所流露。   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;本来无一,何处惹尘埃”其真义为何?  六祖慧能大师是站在究竟清净本性立场而言,菩提与明镜比喻为本性,本性当体即空不可得,那来的菩提之树与明镜之台?  修学佛法者,站在究竟果地而言,菩提本性不可得,如幻如化,无实无虚,既然不可得,任何一从何处惹尘埃!  大般若经云:‘一切法性皆毕竟空,无能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0352109.html